标签:lumion 视频设置 新葡京免费注册 nba吧
新华网天津4月25日电(记者曾健) 4月24日是中国第二个“中国航天日”。记者在中国航天科工8358所(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)了解到,除了圆满完成国家航天技术研发,该机构在技术军民融合、大胆探索市场方面收获良好成效,让航天技术“飞入”寻常百姓家。
时间回到2013年12月15日,安装在嫦娥三号着陆器顶部的”地形地貌相机”拍摄传回的“玉兔”号月球车上清晰的五星红旗“真颜色”照片。如今,“嫦娥三号”中的光学成像技术已经应用于高端手术显微镜设备。
研究所负责人介绍,三甲医院目前使用的手术显微镜完全依赖进口,价格昂贵,每台进口手术显微镜平均高达100多万元,这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。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,该研究院摸着石头过河,几年时间过去,在航天器上大显身手的光学技术,即将走进手术室开始它“救死扶伤”的使命。由该所自主研发的高端手术显微镜不仅成本降低,还增加了辅助功能。目前,第一台样机已经完成了研制工作。
在现场记者看到,航天器中的光学成像技术,也被技术员们创造性的应用于油气管线的渗漏监测。而最初用于航天飞行器件的3D打印技术,也被该研究所开发了民用市场,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。
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建介绍,该团队中35岁以下青年占75%,共产党员占61%,研究生以上学历占63%。如今,该研究机构积极响应国家“军民融合”发展战略,把多年的技术成果转向国民主战场,在光电成像与探测、3D打印装备服务、教育信息化、广电医疗设备、环保设备五个板块进行了积极的研发和市场的对接,越来越多的航天军工技术发挥了为民服务的作用。(完)